創新中心觀點
    未來企業的制勝法寶,就三個字!
    2022-06-17

    以下文章來源于管理的常識 ,作者郭為

    過去,邊界一直是企業制勝的因素。

    在傳統的經濟學理論中,人們普遍認為,企業的運營是有邊界的。因為構成企業的基本生產資料主要是土地、勞動以及資本等可以看得見的事物,所以根據企業邊界理論,當企業的生產規模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企業的邊界就形成了。

    我們不能否認傳統經濟理論對企業邊界的深刻認識,但我們也必須認識到,這一理論是建立在工業時代背景之下的產物。

    但在人類社會實現了從工業時代到數字時代的躍遷后,這一邊界理論是否依然適應新的時代特色要求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在數字時代,傳統經濟學家所認為的企業邊界理論已經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

    在企業外部,通過產業數聯,產業鏈的數據被打通,上下游企業間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

    在企業內部,通過決策數智化,可以構建知識圖譜實現智能決策,因此,員工人數、營收規模不再成為企業邊界的標準。

    1

    未來的企業

    靠無邊界制勝

    無邊界運營的理念并不是一個新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CEO杰克·韋爾奇提出的。

    杰克·韋爾奇被譽為20世紀最成功的企業家,他于1981年執掌通用電氣,只用了短短20年的時間,就使這個原本結構臃腫、管理層級復雜的商業帝國的年收入從250億美元提高到1000多億美元,凈利潤從15億美元提高到93億美元,市值增長了30倍,排名從世界第10位提升到第2位。

    韋爾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無邊界運營理念。

    韋爾奇認為,企業的無邊界運營就是將企業的管理思想和科技創新放入一個“無邊界”的環境,跳出經營思維的限制,從全球角度來進行市場開拓和資源配置,以招攬更多的人才并實現品牌的創新,從而使企業的發展空間更為廣闊。

    在工業時代,傳統企業憑借嚴格的邊界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但未來的企業則要靠無邊界制勝。

    為什么?我們身處數字時代,就要運用新認知、新思維來看待、分析以及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首先,我們應當看到,消費者的需求是企業運營一直關注和追求的目標。因為如今是一個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時代,消費者完全掌握了市場的話語權,這就要求企業轉變經營思維,以適應這一變動的實際需求。

    其次,我們要認識到數字時代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資產數字化。這使得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被無限拉近,這樣一來,就需要企業打破原有的邊界,將消費者的參與體驗引導到產品的設計、研發以及整個生產過程之中。

    比如小米手機的巨大成功,就是生產企業和消費者緊密互動的結果。企業通過互聯網,收集消費者對手機設計以及研發方面的諸多建議,從而實現在功能配置上更加符合消費者的心理需求。

    顯然,讓消費者積極參與,打破企業邊界,是促使小米手機成功的一大法寶。

    最后,隨著數字經濟的推進,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獲得持續發展,必須保持不斷創新。而傳統行業的競爭格局基本固定,市場基本飽和,企業要想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就必須跨出現有邊界進行創新。

    這種創新不可以故步自封,更不能淺嘗輒止。

    當我們理解了這三點,就會發現,未來企業發展運營的方向就是邊界越來越模糊,無邊界、扁平化是未來企業發展的重要特征。

    從深層次上理解,將來企業的運營不僅要組織企業內部的資源,還要組織企業外部的資源,激活互聯網所能連接的每一個有用組織為我所用,徹底將企業邊界打破。

    2

    無邊界“無”在哪?

    今天,面對數字經濟的浪潮,借鑒國際管理先進經驗,使企業實現無邊界化已經成為中國企業立足市場、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企業無邊界體現在哪里?體現在資源無邊界、行業無邊界、產品無邊界、客戶無邊界、組織無邊界上,如圖所示。

    1 資源無邊界

    《維基經濟學》一書指出,失敗者創建的是有墻的花園,而勝利者創建的則是一個公共的場所。

    張瑞敏曾經說,打開企業的邊界,企業會成為一個無邊界的聚散資源的平臺,最終目標是滿足用戶全流程的體驗。

    正是因為有著這樣的認識,海爾提出了“企業無邊界、管理無領導、供應鏈無尺度”的理念,以企業平臺化、員工創客化、用戶個性化來體現“三無”,率先在全球創立物聯網生態品牌,成為唯一入選首批“燈塔工廠”的中國企業,創立了互聯網時代的“人單合一”管理模式,為企業管理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鑒的經典案例。

    要想使資源無邊界,企業的經營者需要轉變思維,以平臺思維、生態思維、共贏思維來管理企業,把連接資源、集聚資源、整合資源的能力當作企業的核心能力來打造,把“打造平臺、利用平臺、借助平臺”和“營造生態、融入生態、生態發展”作為重要的發展路徑,努力打造無邊界、無盡頭的產業生態。

    2 行業無邊界

    小米創始人雷軍曾經說過,一個只做手機的小米,是不會有真正的未來的,它的效應很快會受到阻抑。

    于是,雷軍打破了行業邊界,帶領小米向其他行業拓展。盤點小米的商業版圖,你會發現,除了手機之外,小米的商業觸角延伸到了家電行業、飲料行業、服裝行業等多個行業。

    企業無邊界會促使企業打破傳統意義上的行業邊界與界限,跨入新的領域,將原本屬于不同行業的價值鏈進行融合與重構,從而為企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3 產品無邊界

    歌德曾說,每一種思想最初總是作為一個陌生的來客出現的,而當它一旦被認識了之后,就可能成為改變社會的滾滾潮流。產品創新也是如此。如通過消費體驗共享,進行無邊界創新,不少企業都做出了示范。

    華為最初主要只有兩項業務,通信運營商管道和企業網,后來它將智能手機納入產品體系,從而進入了新的賽道。

    當產品的邊界被一再打破,企業的跨界發展、平臺式發展就會成為一種常態,而企業產品邊界的突破又使得企業發展的邊界越來越趨于模糊。

    企業經營者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不要把自己束縛在固有的思維中,更不要把企業的成熟產品當作不可逾越的邊界,而要打開視野,不斷創新,堅持客戶為王、價值至上,以客戶的多變需求為中心積極整合多方資源、凝聚內外部力量,大膽地推進產品和服務創新,不斷推出對客戶有價值的新產品、新服務,不斷引領企業開拓新藍海。

    4 客戶無邊界

    過去,企業總是習慣于尋找“目標客戶”,這在無形之中就為企業的客戶群體劃定了界限。而無邊界企業沒有固定的客戶選擇標準,需要盡可能爭取未被滿足需求的潛在客戶和平時沒有在視野中的客戶,并在消費導向上引導、教育并培養他們;同時關注客戶對需求的不同或變化,擴大尋找客戶的范圍。

    更重要的是,企業要減少或放棄與對手在紅海市場的血腥競爭,在傳統非客戶身上做文章,延伸或開辟新需求,尋找新客戶。只要跳出現有客戶,把原來的非客戶轉化為客戶,企業就會海闊天空。

    5 組織無邊界

    工業時代,企業的組織架構是建立在部門分工的基礎上的,因此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組織體系。

    而在數字時代,全流程滿足客戶需求和提升客戶體驗成為企業管理的最終目標,傳統的組織體系已經不適應這種形勢,因為它無法及時、準確地把握客戶需求的變化。

    同時,數字化轉型后的企業將成為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嚴格意義上的內外界限也變得越來越模糊。

    這也要求企業顛覆傳統的組織架構和管理流程,進行無邊界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價值創造最大化。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組織無邊界使經營理念、數據以及其他各種資源能自由地在企業內外穿行,但這并不意味著完全開放邊界或不存在邊界,否則,企業將成為“無組織”狀態。

    關于作者:郭為,神州控股董事局主席、神州信息董事長、神州數碼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本文為“管理的常識”(ID:Guanlidechangshi)首發,摘編自《數字化的力量》,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轉載請與我們聯系取得授權。

    6月20日 20:00

    神州數碼創始人 郭為

    刷新你對數字世界的認知

    ▼ 掃碼預約直播 ▼

    郭為《數字化的力量》

    現已在各大電商平臺上架預售

    掃描二維碼,進入京東預售鏈接

    掃描二維碼,進入當當網預售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龙市| 昆山市| 迁安市| 奉新县| 和龙市| 古交市| 牟定县| 景德镇市| 兴隆县| 黄龙县| 晋城| 汽车| 浙江省| 曲周县| 泗阳县| 义乌市| 洛宁县| 贞丰县| 德钦县| 教育| 麟游县| 萨嘎县| 淮滨县| 象山县| 沽源县| 化州市| 郯城县| 湖州市| 屏边| 黔西县| 即墨市| 北京市| 广饶县| 从江县| 苗栗市| 巫溪县| 阿克苏市| 枞阳县| 襄城县| 靖远县| 元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