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兩份關于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重量級指導文件——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和銀保監會《關于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先后印發,這對在積極籌備數字化轉型工作的各類銀行而言,提供了方向指導。
為更好研討新的規劃下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和關鍵舉措,2022年2月26日,由神州信息新動力金融科技研究院和TECH數字中國技術年會組委會聯合舉辦的第一期新動力金融科技沙龍在金融科技創新中心召開。沙龍邀請了金融機構專家、研究領域專家、咨詢機構專家等參觀金融科技創新中心展廳,并就銀行數字化轉型的需求、痛點、路徑、舉措等內容分享討論。
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是實現金融服務無處不在,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內涵實際是信息化、線上化、網絡化、智能化、生態化。銀行數字化轉型需要聚焦渠道、產品、生態、營銷、風控、運營六大領域,金融的邊界是數據,有多少數據就可以做多少金融業務,數據就是數字化的關鍵要素。
數字時代,企業IT架構要具備敏捷高效、共享復用、專業專注、安全可控、經濟集約、按需隨享等特點,要著重理解數字化轉型勢必要融合技術和業務,未來實現數字化轉型在架構上會具備5個特性:數字一切和鏈接一切、云化和服務化、數據驅動的洞察力、自動化和智能化和一站式極致體驗。
在數字化進程中頭部金融科技公司更要牽頭做好做深標準化和規范化工作,以實現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和數據標準化。基于對員工數字化能力的需要,中小行也可以借助外部專業力量來迅速搭建數字化轉型團隊,根據自身特點及個性需求,建成高質量的適用本行的應用系統。從數字生態角度,金融科技公司積極推動行業、產業的數字化發展,有利于和金融機構形成良好數字化生態合作關系。
指出銀行業數字化進程已進入“四化疊加”階段,整體處于信息化末期、移動化成熟期、開放化成長期、智能化探索期;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是推動銀行商業模式變革和核心能力升級;應該核心關注如客戶旅程,數字化運營體系,多渠道智能化中樞,數據資產管理,組件化和微服務,敏捷文化重構等十二大舉措。
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整體路徑應該包括:明確建設目標、細化落實領域、豐富應用場景、保障信息安全、打造數字生態五個步驟,并需要抓住頂層設計、經營能力、合規審慎、數據規范四個關鍵節點。
活動中,神州信息新動力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陳潔分享了《神州信息金融機構數字化評估體系》(ITSDA),為銀行業數字化有效轉型提供全方位評估定位和指標引導。ITSDA融合自身近千個金融機構數字化服務經驗,從業務本質出發設計數字化評估指標,形成可量化、可落地的評估體系,改變金融機構數字化缺乏評估體系、結果難以量化的現狀。
新動力金融科技研究院提供面向行業的金融科技研究、業務咨詢、IT咨詢及金融場景服務,后續將持續圍繞銀行數字化轉型的不同議題開展系列沙龍活動,邀請生態伙伴和專家就大家共同關注問題進行交流、研討,歡迎各界伙伴關注并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