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旺則鄉村旺。產業興旺是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五詞方針之一,數字農業是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快推進數字農業建設是改造傳統農業、促進農業生產提質增效的內在要求。
大數據的發展運用是現代鄉村產業面臨的新發展機遇,單品大數據為農業產業建設提質增效,助力政府和產業主體降本增效。
政策背景
2022年1月26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行動規劃(2022-2025年)》明確提出:以糧、棉、油、果、菜、茶、糖、生豬、奶牛、水產等重要農產品為重點,深入推進單品種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提升數據分析應用能力。
2022年2月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縣域富民產業,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促進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創業,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等促進鄉村發展的具體措施。
2022年3月農業農村部關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提出:發展智慧農業,建設國家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健全農產品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體系,推動建立統一的農產品供需信息發布制度。數據化引領驅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近年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智慧農業、數字農業和產業數字化的建設,今后農業單品大數據必然成為農業生產的一個大趨勢。但現階段整體行業發展情況,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制約因素:
產業技術問題
1、靠天吃飯:自然災害對產業損失很大;
2、缺錢缺人缺技術;
3、生產標準化問題亟待解決。
供需平衡問題
1、產業結構不對等,產能過剩或不足;
2、供求關系不平衡,供不應求或供大于求的問題普遍;
3、人才短缺、資金投入不足限制產業發展。
產品銷售問題
1、地標品牌,但不為人知,品牌影響力差;
2、市場混亂,品牌管理力度不嚴,摻假事件層出不窮;
3、企業品牌影響力勝過地標品牌,政府管控難。
產業服務問題
1、資本市場接入,企業轉型學種地,農民難;
2、靠天吃飯,農業保險停留在“任務”階段;
3、農業產業供應鏈金融體系難突破。
業務定位
神州信息全產業鏈單品大數據解決方案以農產品單品生產、經營、管理、加工、倉儲、物流、市場業務管理為主線,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GIS等技術為依托,旨在輔助農產品品質提升、協助地方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地方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品牌、品質),解決產業供求不平衡問題,助力政府和產業主體保規模、提品質、穩增收,解決農產品種不好、賣不動的問題,促進提升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數字化水平,助推農業農村現代化。
面向產業主體
解決種什么、養什么的問題
目前市場上農產品不是以成本來定價的,而是由市場供需決定。農產品未來的供應量,生產者往往是不知道的,所以只能靠經驗來種(養)。
通過大數據平臺分析預測農產品市場行情及發展趨勢,輔助政府部門對產業發展施政決策,及時為生產者提供種養指導和市場行情信息,有效解決農產品市場供需問題,盡可能預防農產品直銷和稀缺等問題,保障產業主體的持續穩定收入。
解決種不好、養不好的問題
通過大數據區域分析提供適宜區域種養的優質種質信息,在產前協助生產者選擇更加優質的品種,通過視頻監測、物聯網監測、遙感監測等手段進行產業監測預警,實現對病蟲害、自然災害等的災害預警,使生產者提前掌握農業生產災害信息。
同時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的農業知識庫、專家庫提供農業生產技術和災害應對方式指導,進一步幫助生產者把農產品種好、養好。
解決農產品賣不動、賣不貴的問題
依托產業應用端建設線上交易平臺,將農產品銷售信息進行運營推廣,擴寬了銷售渠道,使農產品銷售到全國各地,擴大了銷售范圍,從而增加農民的收益。
通過打通供銷雙方渠道,在線銷售購買商品,能夠有效減少農產品供應鏈中間成本,提高農產品價格競爭力,產生更高的利潤;通過打通物流渠道,應季保鮮農產品可以快速銷售并運往全國各地,避免了農產品滯留浪費的問題。
通過線上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消費者可以直接查詢任何一個環節,逐漸建立消費者對農產品品牌的信任和認可,促進消費者的購買意愿。
面向政府
破解產業監管難問題—數據賦能,助力政府精細化管理
通過健全農產品標準體系,打通數據壁壘,匯集各類生產、加工、流通、消費數據,建立從種質到餐桌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利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出農產品各個環節的實際狀況,從而對地方產業發展現狀、企業經營狀況進行精準分析,破解監管難問題,用數據賦能政府,助力政府對產業的精細化管理。
相關案例
01國家級油料全產業鏈大數據平臺
國家級油料全產業鏈大數據平臺,由武漢市政府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神州信息等強強聯合,通過一個數據中心、兩個支撐平臺、三個集成系統、四個標準統一、七大應用系統建設而成。
項目亮點
1、通過梳理油料全產業鏈條數據,形成從油料種植到銷售覆蓋全國(球)的數據資源體系。
2、建成農作物監測模型、產量預估模型、輿情監測模型、品質評估模型、價格預測模型,實現對油料種植面積、產量、價格的監測預測。
3、平臺提供農戶科學生產、市場預警預測、消費者質量追溯和產品推薦、政府科學決策等全產業鏈閉環服務,盤活沉睡的農業農村資產,釋放數據要素價值,促進金融資本下鄉,受到客戶的一致好評。
02國家級茶葉大數據平臺
國家級茶葉大數據平臺建設茶葉全產業鏈大數據采集、存儲與運算中心機房;大數據采集系統、挖掘運算系統、共享系統;數據運算與分析試運行基于大數據中心發布茶產業發展月報、季報年報,發布茶產業杭州指數。
項目亮點
1、行業領先的產業大數據支撐平臺
通過大數據平臺建設,為產業大數據采集、治理、分析、展現提供一站式的平臺支撐能力。基于海量產業大數據,進行數據抽取、加工與集成,構建數據倉庫,面向分析場景建設數據集市,為業務應用分析提供統一的數據服務。
2、亞秒級數據處理分析與智能決策
采用領先的大數據分析技術,提供超大數據集上的亞秒級查詢能力,在同樣的數據集上提供比Hive更好的性能。同時具有企業級的安全管理及自動建模能力,其中數據模型是對數據視圖中的數據進行提前歸類,以預計算為核心,其響應時間在亞秒級別。
3、靈活高效的模型生成及指數構建
提供可視化的建模過程,內置涵蓋分類、回歸、聚類等多類核心數據挖掘算法與數據處理組件,從數據源選擇、數據預處理、數據挖掘算法、參數配置、模型訓練、模型評估均可通過工作流進行可視化操作,靈活、快速、準確地構建產業模型和產業指數。
4、統一標準與規范多端融合展示
符合國家政策,建設覆蓋產業發展全鏈條的標準與規范 ,促進產業數據資產的全面管理,推進數據共享開放體系建設提升產業數據的使用效率。應用分布式技術實現產業全場景跨終端協同應用與多端融合展示。
03“宿有千香-霸王蟹”單品全產業鏈大數據
“宿有千香-霸王蟹”單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是為在上游幫扶農戶組建設規模化的合作社生產單位,形成大閘蟹科學、標準化的養殖體系;在中游建立行業領先的大閘蟹全流程保障體系,進行全方位品質把控;在下游進行線上線下全渠道精準營銷。
項目亮點
1、通過對宿遷霸王蟹從生產環境、養殖過程、消費者溯源信息的整合,可視化感知霸王蟹養殖、產品溯源等動態數據。
2、霸王蟹產品區塊鏈溯源,為消費者增加產品品質保障,推動“宿有千香-霸王蟹”區域公用品牌發展、為提升品牌影響力提供支持。
3、為宿遷市農產品產銷協會信息互通,管理授權品牌企業提供決策依據,實現對授權企業信息的監管。
4、基本分析消費淡旺季和銷售流向的運營數據,掌握霸王蟹銷售的基礎情況,分析情況判斷產品廣告投放的合適時間、重點區域和力度。
04“數字普洱茶”平臺
本項目以普洱茶產業現代農業信息服務建設為基礎,以提升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數據化和服務在線化為突破口,實現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打造普洱茶數據庫和普洱茶交易平臺。
項目亮點
1、積極引進新技術、新手段,利用平臺+數據+運營的思維,引入線上交易結算體系,打造普洱茶新銷售渠道。
2、銀行合作出人出錢,以資本進場,促進制度落地,提高發展效率,各取所需,多方共贏。
3、通過普洱茶全產業鏈的管理和銷售引入金融服務產品,通過金融服務帶動云南茶產業發展。
05“西蘭花”特色產業大數據平臺
“響水特色-西蘭花”是響水縣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內容之一,以地方特色產業情況,制定從育苗、種植、生長、采收、冷藏到銷售的標準化流程,并根據本地的地域特點、節氣更替以及市場行情創新形成的新型西蘭花種植模式。
項目亮點
1、整合從西蘭花種苗培育、標準化種植到冷藏保鮮、速凍加工、運輸銷售的全產業鏈,通過政府支持、科技創新、產業融合等方式,撐起西蘭花產業的“半邊天”。
2、通過監測土壤、空氣、日照、水質和機械化作業基礎條件等方面,打造區域公共品牌,建設“產、研、學”一體化發展平臺。
3、通過政府建設、企業入駐、產業產值綜合分析,展示產業變化趨勢,支持生成專題報表,助力“萬企興萬村”行動。
4、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強化招商引資、聯農帶農,打造產業融合的地方特色產業數字化管理中心,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利共生機制。
神州信息目前累計建設農產品單品大數據平臺超19個,市場落地最多。承建國家級和地方單品項目14個,包括:國家級蘋果(陜西洛川,山東棲霞)、國家級茶葉(杭州)、國家級橡膠(海南)、 國家級油料(湖北)、國家級生豬(重慶榮昌)、國家級熱帶水果(香蕉、芒果)、云南普洱茶、廣東蘭花、陜西花椒、 宿遷“霸王蟹”、福鼎白茶、 響水西蘭花等。
神州信息以產業興旺為抓手,堅持“大平臺、大數據、大系統”的建設原則,圍繞各地特色單品進行多維度的數據梳理和全面的分析、挖掘,建設全產業鏈單品大數據管理平臺,實現單品從生產管理方式到銷售經營模式的變革與創新,助推我國特色農產品產業化、品牌化發展,推進農民共同富裕。
聯系方式
010-62693574